高中三年从未熬夜,总分695进北大,自述:平时上课,习惯做哪几件事?
高中三年时长,除开最后一年对自我发展的一次系统化的备考外,高一、高二阶段主要以学习新知识,随后转换消化吸收旧知识为重点,尤其是在进到高三以后,全部都成了旧知识,这时候磨练对旧知识的储藏量,系统化学习的能力多少。
做为班级里前三名的熟客,李玉在高中三年时间内从没经常熬夜,最后在高考时以695分优异成绩考进了北大,选了自身钟情的数学系。在高考后,做为学校里的优秀学生代表,李玉展开了自己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发言,李玉自叙课程时间是本人考试成绩所取得的重点,在上课时,李玉一直习惯做3件事情。
1、带上疑问去上课
李玉喜欢在课前,将下一节要上的课开展大体的课前预习,对教师估计要讲到的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,这可以让他在上课时立即紧跟教师思路,甚至还可以有余力思索,随后预埋出自身的问题来。
带上疑问去上课是李玉整理的第一点。针对一节新知识,就算有旧知识的埋下伏笔,也难以依靠自我发展充分理解,特别是在有一部分知识点也是需要教师去填补、完备的,书本上很有可能没有一点牵涉到,因此疑问的本身就是对旧知识的一次应用,而疑问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,能够依据难题,去获取老师讲课的重点,避免因跟不上节奏或是感觉没考验难度系数,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难题的诞生。
2、重点字眼的获取
所有学科一样,一节课一直围绕一个或是好多个重点来进行介绍,那么就要想提高授课的高效率,首先先弄明白,这一节课讲了什么,其实就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字眼是啥。
李玉觉得,许多同学觉得一节课出来,仿佛学到了什么,可是好像都啥都没有学习到,实质上还是没提炼这堂课的重点字眼,其实就是不能对一节课进行一个系统软件性的描述及其汇总,不过这种学习效率,无疑是规模不经济,乃至是没有的效率,在学习的前提下就得去获取重点字眼,有益于在课后巩固复习时,可以更加效率高。
3、有选择地做笔记
听课笔记的目的是为了,帮助来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,而非转述教师的讲课内容,因此依据自我状况,有选择地做笔记,将更多重点放到了解认真听讲上,是李玉整理的第三点。
将填补、重点、思维的具体内容记下来,在课后时及时地回望,解决困难、汇总具体内容,是李玉的读书习惯,是他可以高效利用时间,高中三年早睡早起的关键因素。
尖子生与普通同学们的最明显差别在于——尖子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、有效的学习方式。那不妨看看下面的视频,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法:小孩数学分数差,如果没有恰当学习的方法,试一下6万人都用的方法
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系本科生课程设置的七个模块
第一个模块: 数学学院四高课程7门
(1)数学分析I (5学分),数学分析I(实验班,5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2)数学分析II( 5学分),数学分析II(实验班,5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3)数学分析III(4学分), 数学分析III(实验班,4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4)高等代数I(5学分),高等代数I(实验班,5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5)高等代数II(4学分),高等代数II(实验班,4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6)几何学(5学分),几何学(实验班,5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7)概率论(3学分),概率论(实验班,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?第二个模块: 数学学院四高之外的核心课程4门?
(1)?抽象代数(3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2)?复变函数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3)?常微分方程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4)?数学模型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?第三个模块: 数学系专业基础课9门, 其中代数类3门,几何类3门,分析类3门。
(1)数论基础(3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2)群与表示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3)基础代数几何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4)拓扑学(3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5)微分几何(3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6)微分流形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7)实变函数(3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8)泛函分析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9)偏微分方程(3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?第四个模块:数学系小班课8门
(1)数学分析II选讲(2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2)数学分析选讲III(2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3)高等代数II 选讲(2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4)代数讨论班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5)几何讨论班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6)分析讨论班(3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7)核心数学选讲I(2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8)核心数学选讲II(2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第五个模块:数学系本科第二类课, 其中包括
(1)几何学II(实验班,4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2)数理逻辑(3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3)组合数学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4)密码学(3学分),每学年第2学期
(5)模形式(3学分),不定期
?第六个模块:本科生可以选的数学系研究生第一类课15门
(1)(分析与方程类)实分析,调和分析,复分析,泛函分析II,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,二阶椭圆型方程,双曲方程 ; 动力系统,遍历论,非线性分析基础,变分学,多复变函数论等
(2)(代数与数论类) 抽象代数II,交换代数,群论,群表示论,数论I,?数论II,代数几何I,?代数几何II; 李群与李代数,同调代数,几何表示论,模形式,密码学,有限域等
(3)(几何与拓扑类) 黎曼几何引论,同调论,微分拓扑;?纤维丛与示性类,同伦论,黎曼曲面论,复几何,辛几何,双曲几何引论,低维流形,几何群论等
(4)(数学物理类)经典力学中的数学方法,Gromov-Witten理论等
?第七个模块:?其他类课程
(1)?北大数学导引课 (1学分),每学年第1学期
(2)?公共与基础课程30-36学分
(3)?理学部的非数学学院课程8学分,其中4学分物理
(4)?毕业论文 (3学分)
(5)?通识与自主选修课程27学分,其中理学部课程12学分,通选课12学分,
全校课程3学分。
以上内容参考: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数学系-课程设置
本文来自作者[幻兰]投稿,不代表雷雅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ajtg.com.cn/tg/16110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雷雅号的签约作者“幻兰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北大数学系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雷雅号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本文概览:高中三年从未熬夜,总分695进北大,自述:平时上课,习惯做哪几件事?高中三年时长,除开最后一年对自我发展的一次系统化的备考外,高一、高二阶段主要以学习新知识,随后转换消化吸收旧...